>>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思想周刊
在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中,无数平凡普通又英勇无畏的劳动者,恪尽职守、倾情奉献——
汇聚起打赢全民战“疫”的磅礴伟力
2020-04-07 10:28:09   
2020-04-07 10:28:09    来源:宁夏日报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积极履职尽责,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汇聚起打赢这场全民战“疫”的磅礴伟力,给我们带来更多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和社会文明素养的提升。

  爱国奉献,无私无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疫情面前,83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不畏风险赶赴武汉;彭银华医生不顾个人安危、连续奋战在一线,却不幸感染、英勇献身;武汉武昌医院院长刘昌明多日不眠不休超负荷工作;从“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护士蔡卫敏17年后再上前线……他们展现的,是无私无畏的大爱精神。在战“疫”中,无数普通人以无私奉献成为典型代表。比如除夕之夜,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工地上,争分夺秒推进建设的工人们;不畏严寒,坚守在各个岗位的警察同志;不分日夜、不畏辛苦,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做着看似琐碎的防护工作的基层干部;还有自告奋勇到防疫一线,提供专业服务的志愿者们,更有无数捐款捐物、保障后方物资供应的普通人……在危难之时,每个平凡的人担负起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阻挡了病毒的肆虐,以小我献出大爱,让涓涓细流汇集成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让我们看到了最真实的温暖与希望。这些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践行道德理想的路标,更加坚定了人们的道德信念,照亮着社会前行之路。

  文明守纪,服务社会。守公德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立身处世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维护了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保证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举止和以礼相待,推动了社会和谐运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认可的社会公德自觉发挥了作用: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居民自觉做到出门戴口罩,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不少企业加班加点,保障防疫物资和民生供应;电力工人对防疫重点场所开展特巡特维,确保防疫供电万无一失;更多市民,对一线的医务人员付出关心和感恩行动……这些体现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责任感、使命感,彰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品质,让我们感受到力量。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从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到坚守岗位的干部群众,没有被疫情吓倒,而是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不仅做到了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更体现着正心明道、知行合一的责任担当。他们向上向善的大爱无私鼓舞和激励了更多人,从做好“小善”,比如少出门、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做好行程登记、到公共场所自觉接受测体温等小举动,到守住职责,在各行各业不懈奋斗,可以说,都是在把共同目标转化为道德理想和价值追求而努力付出。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现这些重点任务,就要让学习先进成为风尚,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这次战“疫”中的英雄和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模范,以及无数普通群众所体现出的爱国奉献、无私无畏,文明守纪、服务社会,向上向善、知行合一,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担当精神,给我们带来更多直指内心的道德力量和社会文明素养的提升,激发全体社会成员把道德原则和外在约束力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更高标准。 (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马丽娟)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杨洲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